由于疫情主要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制药公司缺乏开发治疗方法的财政激励,疫情的零星性使临床试验变得困难。一种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直到2019年才得到广泛批准。再者,虽然两种静脉注射抗体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治疗效果,但它们需要昂贵的冷藏,这在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地区难以做到有效实施。
不过,好消息来了。一项的新研究表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子可以用药丸治愈,这可能为人类提供更实用、更实惠的治疗方法铺平道路。
论文通讯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部的病毒学家Thomas Geisbert及其同事们在他们的实验中,测试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奥贝德西韦(Obeldesivir,也称为GS-5245),这是最初通过静脉注射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口服形式。奥贝德西韦是一种“聚合酶抑制剂”,这意味着它阻断了一种对病毒复制至关重要的酶。
Geisbert团队用高剂量的埃博拉病毒马科纳变种感染了在生物学上更接近人类的恒河猴和食蟹猴。暴露后一天,10只猴子每天服用奥贝德西韦药丸,持续10天,而3只对照组猴子没有接受治疗并死亡。这种药丸保护了80%的食蟹猴和100%的恒河猴。该药丸不仅清除了治疗过的猴子血液中的病毒,还引发了免疫反应,帮助它们产生抗体,同时避免器官损伤。
在暴露于埃博拉病毒(EBOV)后,经过奥贝德西韦治疗的猴子与对照组的转录谱分析
Geisbert 解释说,虽然猴子的数量相对较少,但这项研究在统计学上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暴露在极高剂量的埃博拉病毒中——大约是人类致死剂量的30000倍。这减少了对额外控制猴子的需求,限制了不必要的动物死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Geisbert一直在研究埃博拉病毒。他说,与已批准的仅对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变种有效的抗体治疗相比,奥贝德西韦最令人兴奋的方面之一是其“广谱的”保护作用。Geisbert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药物制造公司吉利德目前正在推进奥贝德西韦对埃博拉病毒近亲——马尔堡病毒的2期临床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