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快递 ->正文

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揭示控制灵长类衰老的节律开关
作者:佚名    出处:佚名    浏览次数:780(2022/3/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中山大学项鹏研究组,与动物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BMAL1 moonlighting as a gatekeeper for LINE1 repression and cellular senescence in prim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产生了BMAL1缺失的人干细胞和非人灵长类研究模型,揭示了核心节律蛋白BMAL1具有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抑制转座子LINE1活化,并拮抗灵长类组织和细胞衰老的新型功能。

BMAL1是生物钟最核心的组分之一,作为转录因子在维持细胞分子生物钟和个体节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迄今为止,BMAL1蛋白在灵长类细胞稳态及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该研究发现人和猴细胞衰老过程中BMAL1逐渐从细胞核中排空,提示BMAL1可能与细胞衰老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为探究BMAL1对灵长类细胞衰老的调控功能,科研人员结合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和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获得了BMAL1敲除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进而发现BMAL1蛋白的缺失引起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加速衰老。虽然BMAL1依赖其转录活性参与节律调节,但野生型BMAL1及其转录活性丧失的突变体均可抑制BMAL1缺失所致人间充质干细胞加速衰老,说明BMAL1对衰老的调控不依赖经典的转录功能。机制研究发现,BMAL1与核纤层及异染色质蛋白结合,有助于维持异染色质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抑制“跳跃基因”LINE1的活化。BMAL1的缺乏导致LINE1等“核酸垃圾”在胞浆内表达和聚集,进而诱导下游cGAS-STING天然免疫通路的激活,加速干细胞衰老。反转录酶抑制剂拉米夫定(Lamivudine)处理可有效抑制BMAL1缺失引起的细胞加速衰老。同时,研究表明BMAL1缺失的猴间充质干细胞及组织中也存在LINE1及cGAS-STING通路的激活,说明BMAL1抑制“垃圾核酸”积聚、稳定天然免疫通路的新功能在人和非人灵长类中保守。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核心节律蛋白抑制LINE1-cGAS-STING通路进而调控灵长类衰老的新功能及新机制。这一成果拓展了关于核心节律蛋白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建立了昼夜节律和衰老调控的科学联系,为延缓灵长类衰老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并为防治衰老相关疾病开拓了新思路。

【关键词】 打印】  【返回
  • 上一篇文章:Nature:科学家揭示果蝇痕迹条件反射和延迟条件反射的不同机制 [2022/3/28]
  • 下一篇文章:Science Advances :揭示灵长类大脑发育中关键第三类基因BRN2 [2022/3/14]

  •  通知公告 更多>>
     实验动物单位地图 更多>>
     岗位证书查询  
    证书编号:
    姓名:
     
    主办: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75号  邮 编:210042  E-mail:85485879@163.com
    苏ICP备20000526号-1